乔永锋:2025新能源车进入惨烈“淘汰赛”
年初的高合,年末的极越,都算是新造车企业洗牌的序幕。而重头戏,在2025年。一方面,在前一段时间要求供应商降价10%的比亚迪,当时给出的理由就是:汽车圈要进入“大决战、淘汰赛”。另一方面,热闹了这么多年的新势力造车,确实也到了需要整理的时候。
似乎在2025年,乃至更远的未来,整个行业的运行轨迹,都会发生剧烈的变化。接下来,我们想要分析的就是在2025年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可能发生的几个变化。
2025年,淘汰仍会继续。
新能源汽车发展格局
市场规模与渗透率 据浦银国际证券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1578万辆,对应渗透率53.7%,虽增速不及2024年,但销量增长显著。
企业竞争格局 1)头部企业巩固与扩张:比亚迪、特斯拉等凭借品牌、技术和市场份额优势,将进一步巩固地位并拓展市场。如比亚迪2024年1-10月中国市场占有率达34.6%,其2025年将推出夏等多款新车。2)传统车企转型加速:大众、奔驰、宝马等加速电动化转型,利用技术底蕴、供应链和品牌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重要份额。3)新势力车企分化: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车企,部分将凭借智能化等优势站稳脚跟,部分可能因资金、技术等问题被淘。4)科技企业跨界竞争: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跨界入局,将加剧市场竞争,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科技深度融合。
技术创新发展 1)电池技术突破:固态电池等新技术有望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安全性,促使企业加大研发和产业化投入。2)智能驾驶竞争:智能驾驶功能成为竞争焦点,企业将不断提升自动驾驶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增加相关硬件配置和软件研发投入,以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化出行的需求。3)电子电气架构升级: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将使车辆的控制和通信更加高效,提升车辆的整体性能和智能化水平,推动企业加强在该领域的研发和创新。
市场竞争维度 1) 产品性能与品质竞争: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企业需在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安全性能、舒适性等方面持续优化,提升产品的综合性能和品质。2)价格与性价比竞争:市场竞争的加剧将导致价格战持续,企业需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生产成本等方式,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吸引更多消费者。3)服务与用户体验竞争:新能源汽车的服务和用户体验重要性凸显,企业需加强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提供更便捷、高效、优质的售后服务,同时通过智能网联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出行服务和智能交互体验。
政策环境变化 1)补贴政策调整: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可能减弱,“以旧换新”等刺激政策也可能退坡,车企需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如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来应对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2)双碳目标推进:“双碳”目标的推进,促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同时也对车企的碳排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优胜劣汰,加速行业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
对传统汽车行业产生的影响
市场份额方面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导致传统汽车的销售量逐渐下滑,市场份额被新能源汽车逐渐蚕食,传统汽车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技术研发方面 为应对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传统汽车制造商需加大在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的研发投入,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设计理念,加快自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步伐,以提升产品性能和竞争力。
零部件供应方面 纯电动汽车构造相对简单,其所需的零部件数量大约只有传统汽车的20%左右,致使发动机、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传统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减少,相关零部件供应商面临市场萎缩的挑战,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或转型。
生产制造方面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与传统汽车有所不同,传统汽车企业需要对生产制造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引入新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生产体系,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管控水平。
售后服务方面 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维修保养需求与传统汽车存在差异,传统汽修行业的市场在萎缩,相关职位需求减少,而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需求则不断增加,促使售后服务企业和从业人员加快向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转型。
商业模式方面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推动了共享出行、融资租赁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兴起,对传统汽车的销售模式和盈利模式产生了冲击,传统汽车企业需要创新商业模式,探索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行业格局方面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新的竞争者不断涌现,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传统汽车企业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影响力受到挑战,需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加强合作与联盟,提升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将进入大决赛、淘汰赛阶段
市场竞争加剧 1)价格战持续: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激烈,众多车企纷纷降价抢份额,2025年这一态势预计仍将延续,导致竞争更加白热化。如2024年1月1日特斯拉降价,引发众多品牌跟进。2)新品牌涌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跨界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如华为鸿蒙智行等,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竞争,各车企需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技术迭代加快 1)电池技术突破:2025年电池技术有望迎来飞跃,如宁德时代研发的凝聚态电池等新技术,将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使产品更具竞争力,推动行业变革。2)智能驾驶发展:智能驾驶成为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的关键,如小鹏汽车等企业不断加大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上的研发投入,以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化出行的需求。
消费者需求升级 1)品质要求提高: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接受度不断提高,对车辆的品质、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严格,促使车企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否则将被市场淘汰。2)个性化需求凸显: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愈发明显,对车辆的外观、内饰、配置等有更多独特要求,这就要求车企能够精准把握市场趋势,推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否则难以在竞争中胜出。
结语
缺钱、缺钱、缺钱,这可能是一部分新能源汽车当下的现状。
今年下半年,新能源车圈的价格战似乎有“熄火”趋势,大家开始把“减亏”和“活下去”作为首要目标,通过规模效应让产能跑起来,再通过技术方式实现降本增效。因此,蔚来、小鹏、零跑等均纷纷加推低价或增程车型,技术和价格“两手抓”。
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将越发激烈,大家在争夺市场份额、销量的背后,其实也是车企管理体系自我革新的过程,涉及到生产体系、供应链管理、营销策略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能够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的车企,将有望进一步掌握行业的话语权,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反之,如果车企不能在销量上持续突破,其市场影响力就有可能被不断削弱,甚至最终被吞噬。
在全球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下,国内新能源车企的早期价格战,只是产能集中的一次淘汰赛而已。想要在新能源车市场上笑到最后,所有车企都被推动着,希望能尽快蜕变为下一个“六边形战士”。
2025年,让我们预测一下,谁会成为最先倒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